更新时间:2025-04-16
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是一种改良的实验仪器,主要用于心血管基础研究,通过离体灌注心脏排除神经、体液及肺循环等因素的干扰,精准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和心脏泵血机制。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建立标准化的心脏缺血/再灌注模型,支持定量化调控缺血程度、再灌注条件及供氧水平,适用于全心或局部缺血研究。该系统支持多学科观测,涵盖心脏的生化代谢、生理功能、药理学反应及形态学变化,同时可记录电生理信号等关
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持续灌注含氧营养液(如改良Krebs-Henseleit缓冲液),维持离体心脏的代谢需求与机械活动。灌流液经主动脉逆向注入冠状动脉,模拟生理性血流,确保心肌细胞持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,从而维持心脏自主节律性跳动数小时,为长时间实验提供稳定基础。
该系统采用恒压灌流模式,通过精准调控灌注压力,维持冠状动脉血流的稳定性。相较于恒流灌流,恒压模式更贴近心脏自然灌注的生理条件,可避免因血管收缩或舒张引起的流量波动,确保实验条件标准化。压力控制装置(如蠕动泵或压力传感器)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的可重复性,尤其适用于研究血管活性药物或缺血/再灌注损伤对冠脉阻力的影响。
与在体心脏模型或细胞培养模型相比,Langendorff模型具有显著优势:
1. 简化复杂性:排除神经调节、体液循环及全身代谢干扰,仅保留心脏自身功能,实验变量高度可控;
2. 高重复性:通过标准化灌流参数,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干扰,适用于药物剂量效应、毒性测试等定量研究;
3. 功能完整性:保留心脏解剖结构与电-机械偶联特性,可同步监测心率、收缩力、冠脉流量及心电图等多项指标,兼顾器官水平与细胞分子机制研究。
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心血管药理学、缺血预处理/后处理机制、心律失常病理研究等领域不可替代的理想工具。